《白塔之光》柏林主竞赛首映,外媒盛赞给华语片带来丰富色彩
封面新闻记者 杨帆
(相关资料图)
诗意、细腻、优雅……《白塔之光》在柏林首秀后收获的观众评价中,这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词。
近日,第73届柏林电影节开幕,今年19部入围主竞赛单元角逐金熊的片子中,有两部是中国导演作品,分别是刘健执导的浙产电影《艺术学院》,以及峨影集团第一出品、张律执导的《白塔之光》。华语电影像要在这个春天破土而出,翻开崭新的一页。而率先在主竞赛单元中首映的《白塔之光》不负期待,吸引了柏林观众、媒体和影评人的目光。
首映:海外观众被诗意和乡情打动
《白塔之光》由辛柏青、黄尧、田壮壮主演,讲述独自生活的中年人谷文通在工作中结识了年轻摄影师欧阳文慧,在她的鼓励下,选择了面对与自己失联多年的父亲,重拾缺失已久的父子情。
《白塔之光》在柏林首映时,现场细雨霏霏,观影人群的热情却不见少。电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北京城里的故事,中国的痕迹遍布电影。有留学海外的中国观众说,看完想家了,一草一木,街头巷尾,都是熟悉的味道。还有海外观众被电影的诗意深深打动:“我几乎在期待,我走出影厅后,会看见柏林下起雪,因为电影的最后一幕,北京正在下雪。”
首映后,影片导演张律,主演辛柏青、黄尧、王宏伟出席了发布会。张律导演对其中的中国元素、北京元素进行了诠释。“白塔在北京的城市环境里是很特别的。一方面,北京城市基本的颜色是灰色,夹杂着比较讲究的棕红色。在这个环境里这样一个白色的塔,就很突出。”
张律导演
缘分:16年前张律在柏林角逐“金熊”
张律导演还说:“另一方面,北京这个城市造得方方正正,在北京你很难迷路。因为它方方正正、规矩,你容易找到目的地。但我们的内心生活要找到目的地,没有那么容易。在这个方正的城市布局里,有一个浑圆的、向上高耸的东西,很奇怪,会让我们感到安慰。”
这也是时隔16年后,张律再度和柏林结缘。2007年,他执导的《界》入围过柏林电影节主竞赛。此外,2010年他导演的《豆满江》和2019年的《福冈》也曾在柏林电影节上亮相。
在《白塔之光》里,张律导演的镜头语言依然注重利用空间表达,但相较他之前的作品却有一些不同。“我原来的电影,都是人物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陌生的城市,讲新的环境、新的空间对人情感的影响。”
解读:辛柏青黄尧完美演绎城市“孤独感”
在影片中,辛柏青所饰演的谷文通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没有异乡异客的天然冲突。但张律做了一个巧妙的设置,“他在家乡,又不在家乡。”谷文通五岁时父亲(田壮壮饰)出走,他与家乡的关联,欠缺了父亲这个纽带。张律让谷文通去寻找父亲,同时也是在重新确认自己和北京这座城市的联结。
在主演辛柏青和黄尧的理解中,这部电影同样关于人与人,人与城市,关于人在城市中的位置。这是辛柏青继《漫长的告白》后第二度与张律导演合作,他从张律导演的作品中体会到角色都有一种“孤独感”。他说:“谷文通和欧阳文慧貌似是繁华大都市芸芸众生中的一个,但他们对这个城市来说格格不入。《白塔之光》是两个孤独的人互相遇见互相理解的过程。”
黄尧同样说,她饰演的欧阳文慧和谷文通之间,并不是男女之情。“是两个孤独的人,两个孤独的灵魂在一个巨大的城市空间里遇见、碰撞,产生这种似曾相识的交集感。”
外媒:不似以往的中国文艺片,拥有更多色彩
大部分媒体认为《白塔之光》中,张律秉持了其一贯的导演风格,并不追求强烈戏剧化的冲突,在平衡的双线叙事中,居于主线的爱情有着欧洲文艺片的气息,且比以往作品多了几分诙谐与幽默,极佳地平衡了另一条亲情线的推进。
外媒对《白塔之光》给予的高度评价足以证明该片是电影节的上乘之作。美国《综艺》杂志称,“《白塔之光》的魅力不在于传统的戏剧冲突,而是一系列省略以及一些小细节的捕捉。从中,导演张律整体性的谋划让看似寻常的故事变得诙谐、柔和。”
德国媒体FILMSTARS则点评:“《白塔之光》不似以往的中国文艺片,它拥有更多的色彩。”美国媒体Awards Daily认为,借用“白塔”的隐喻,张律的新作《白塔之光》超越了对个体家庭的追索,触及到了一代北京人的命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