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舌态
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舌态
(资料图片)
舌态,是指舌体动态。
正常的舌态,表现为舌体柔软,活动灵活,收缩自如。这是脏腑机能旺盛,气血充足,经脉调匀的表现。
要判断一个人的舌态是正常的,并不需要这个人将舌头伸出口外动一动才能判断,而是只需要通过这个人的语言行为就可以判断了。
一般来讲,只要言语正常,舌体的动态基本上就是正常的。
常见的病理舌态主要包括痿软、强硬、歪斜、颤动、吐弄、和短缩六种。
这六种舌态的变化,通常预示着病情比较重。
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种病理舌态,痿软舌。
痿软舌,是指舌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收缩自如,言语困难的一种舌态表现。
痿软舌,多见于阴虚,或气血两虚的病人。这是因为阴液亏损,气血亏虚,使舌肌筋脉失养而致使舌体痿软。
其中
舌体痿软,而舌色红绛,舌苔少或无苔者,多见于热病伤阴,或者阴虚火旺的阴虚证。
舌体痿软,舌色淡白,或枯白无华者,多属于气血两虚,舌体失养所导致。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种病理舌态,强jiàng硬舌。
强硬舌,是指舌体失其柔和,活动不灵,语言謇涩的一种舌态表现。
强硬舌,虽为局部表现,但与内脏病变关系密切。
多见于热入心包,或为高热伤津,或为风痰阻络等病证。
如果
强硬舌,见有舌红绛而少津,苔黄,多因邪热炽盛,热入心包,扰乱心神所致。
如果舌体强硬,舌体胖大,舌苔厚腻者,多因肝风夹痰,风痰阻络所致。
而如果舌体强硬,伴肢体麻木,语言謇涩,偏瘫眩晕者,多为中风先兆。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三种病理舌态,歪斜舌。
歪斜舌,是指伸舌时舌体偏向一侧,或左或右的一种舌态表现。
歪斜舌,多因为肝风内动,夹痰夹瘀,痰瘀阻滞一侧经络而导致的。
经络病变一侧舌肌收缩无力,而健侧舌肌收缩正常有力,因此伸舌时,舌向健侧偏斜。
歪斜舌,通常见于中风,或者中风先兆以及中风后遗症患者。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四种病理舌态,颤动舌。
颤动舌,是指舌体不自主的震颤抖动。轻者仅伸舌时颤动,重者不伸舌时也颤动不宁。
颤动舌多为肝风内动的征象。可因为热盛、阳亢、阴亏、血虚等所导致。
其中
久病舌淡白,而舌体颤动者,多属于血虚动风。
新病舌绛紫,而舌体颤动者,多属于热盛动风。
舌红少津,少苔,而舌体颤动者,多属于阴虚动风,或肝阳化风。
此外,长期酗酒,酒毒内蕴之人,也可见到舌体颤动。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五种病理舌态,吐弄舌。
吐舌,是指舌伸于口外,慢慢收回的一种舌态。
弄舌,是指伸舌后,随即回缩,或反复舌舐(shi4)口唇四周,掉动不宁的一种舌态。
吐舌,和弄舌,一般都属于心脾有热。
吐舌,还可见于疫毒攻心,或正气已绝的病人。
弄舌,多见于热盛动风先兆。
此外,吐弄舌也可见于智力发育不全的患儿。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六种病理舌态,短缩舌。
短缩舌,是指舌体卷缩,紧缩,不能伸长者,严重者舌不抵齿的一种舌态。
短缩舌多为病情危重的征象。
一般来讲,
舌短缩,舌色淡白,或者青紫而湿润者,多属寒凝筋脉,舌脉挛缩;或气血虚衰,舌失充养所致。
若,舌短缩,舌色红绛而干,多属于热病伤津,筋脉挛缩所致。
若,舌短缩,而舌体胖大,苔滑腻者,多属于风痰阻络所致。
总之,病中见舌短缩,是病情危重的表现。
此外,先天性舌系带过短(又称为绊舌),也可以出现短缩舌,但无全身的症状,因此无辨证的意义。可通过手术校正。这种绊ban4舌应该与短缩舌鉴别。
以上是我们学习的六种舌态。
一般来讲,只要能言语正常的人,舌态通常都是正常的。
而出现六种,病理性舌态的变化,通常病情都比较严重。
各位同道,本人自学中医并取得了行医资格,其中走了很多弯路,这是暨南大学孙立老师讲的课程,我认为这个课程非常优秀,我整理制作,同道共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