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有意、君无情”,这一戏剧在A股上演。
近日,东方材料宣布定增募集资金拟收购诺基亚持有的TD TECH 51%的股权。然而,这一举动很快遭到华为方面“打脸”,甚至还收到了上交所下发的监管工作函。
(资料图)
4月10日开盘,东方材料1分钟内跌停。截至发文,该公司股价为40.02元,总市值为80.5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初东方材料收到了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原因是信披违规。此外,该公司两位大股东相继抛出大笔减持计划,拟合计套现超8亿元。
遭华为“打脸”,又被下发监管工作函4月9日,东方材料公告称,拟定增募资不超20亿元,同时以21.216亿元交易对价收购TD TECH 51%股权(诺基亚持有),剩余的49%股权则由华为持有。
然而,定增公告刚刚发布不久,华为方面就迅速回应了。
4月9日晚,华为声明称,“我司没有任何意愿及可能与新东方新材料合资运营TD TECH”。
遭到华为方面“打脸”后,上交所又对东方材料下发监管工作函,处理事由为“就公司非公开发行事项提出监管要求”。
4月10日早间,东方材料工作人员接受媒体采访表示,“正与华为方面积极沟通”。
东方材料看中的公司是什么来头?资料显示,TD TECH主要通过其全资子公司鼎桥通信及全资孙公司成都鼎桥开展业务。
鼎桥通信、成都鼎桥是行业客户通信联接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与无线通信、终端产品、物联网相关的技术和产品的研发、销售及相关服务,主要业务板块包括行业无线产品、终端产品、物联网产品及无线通信委外研发服务。
实际上,TD TECH的基本面表现一般。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TD TECH分别盈利5297.32万港元、-15720.11万港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22479.42万港元、-56257.79万港元;毛利率分别为26.12%、18%。
再看东方材料,该公司曾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公司管理层在做好现有业务的前提下,在积极推进业务转型”。背后的原因之一可能与低迷的业绩有关。
2022年业绩预告显示,东方材料预计实现归属净利润1575.1万元到2075.1万元,同比下降71.72%到62.74%。而自2017年上市开始至2021年,东方材料五年期间三次出现净利润下降现象。
曾被处罚、又遭大股东减持今年年初,东方材料曾被监管层处罚。
2023年1月4日,东方材料收到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主要是信披违规问题。
当时公告中提到,“经查,2018 年,该公司披露了关于使用自有资金5000万元购买理财产品事项,但至今未进一步披露该产品涉及优先级受益权转让安排等交易进展信息”。
详细看,在2018年5月份,东方材料通过全资子公司新东方油墨利用自有闲置资金5000万元认购“华宝-宝洛丰盈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本想通过理财手段提高自有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收益水平,结果出现了延迟兑付的情形。东方材料还对外称,“存在本金5000万元无法全额收回的风险”。
此外,东方材料大股东频频抛出减持计划,投资者的心情又会如何?
我们关注到,在2023年2月10日,大股东成都交子拟宣布合计减持不超过10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37%,拟减持原因是“基金运作需要”。按当日收盘市值估算,本次拟套现金额约为4.099亿元。
在2023年2月17日,大股东樊家驹及其一致行动人朱君斐拟合计减持不超过5.99%公司股份,拟减持原因是“个人资金需求”。按当日收盘市值估算,本次拟套现金额约为4.36亿元。
合计看,两位大股东拟合计套现金额超过8亿元。
在东方材料跌停之际,格力电器独董刘姝威犀利点评称,“没有能力经营主业,甚至没有能力经营企业,却妄想用收购其他业务,改头换面,操纵股价,是痴心妄想!监管机构必须严厉打击这种行为,这种行为破坏证券市场的风气!”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