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平:坚守“粮”心换来“粮”辰

时间 : 2023-06-29 11:28:12 来源 :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

刘国平在玉米地查看。


【资料图】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贾艺超 赵银娟

仲夏时节,草木葱茏,一尺多高的玉米苗在田间随风飘摇,“种粮达人”刘国平正忙着施肥,清理田间的杂草。“秋粮要高产,夏管是关键。夏至前后正是玉米、黄豆等秋作物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我得抓住最近的晴好天气,做好玉米的除虫、施肥工作。”

说起刘国平,华亭市安口镇关庄村的村民总是默默地竖起大拇指,勤劳苦干、踏实、淳朴、领头者这些赞美的话语张口就来。

“我以前做过煤矿工人,做过生意,但是都没有回家种地这几年过得踏实,可能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本来就对这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说到自己种粮的历程,刘国平最多的还是心头的这份家乡情。

六年前,在外打工多年的刘国平回到了家乡,在村委的帮助下流转了村里的七八亩闲置土地,开始种植玉米。

“起初也只是尝试,毕竟种粮这个事情是看天吃饭的,而且当时粮食的价格也不是很高。”刘国平说,“现在种粮不同往日了,有各类机械设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高产优质的种子,政府还提供免费农膜和化肥,效益是真不错。”

看到了希望,刘国平便开始逐年扩大种植规模,如今已经达到了470亩,还带动村上不少人跟着他一起种,成了名副其实的“种粮达人”。

刘国平依靠一颗“粮”心,带动了一村人,科技改变了传统农业,也孕育出了像刘国平这样的“新农人”。

“新农人”,不仅要有科技设备的加持,更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

近几年,刘国平多次参加了平凉市组织的高素质农民培训班,系统学习了农学和农技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提升了为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庄稼人不能听天由命,还得多学习多进步啊,社会在进步,我们也要充电。通过多次学习,我已经掌握了秸秆翻压还田机械化种植的方法,节省了人力物力不说,还提高了产量。”刘国平感慨,“科技进步让我摆脱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时代,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会’种田到‘慧’种田的跨越。”

刘国平说,这几年通过种粮,家里的生活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430亩玉米收益13万余元,今年预计亩产1200斤左右,还能比去年多赚2万元。今年秋天,他还打算再种20亩麦子。

标签:

热门文章